主題書展

搜尋訣竅


☆「關鍵字」
於關鍵字欄內輸入符合關鍵字的任一單字,系統將出現相關選詞。部分電腦輸 入一字後需加按 space 鍵,才會跳出相關選詞;若沒有出現選項則代表沒有此 關鍵字。

最新書籍


一個家,一個故事:多元家庭物語
族群(多元文化) 生命教育

老師說:過世的人會住在我們心裡,我們可以在心裡懷念著他們。我喜歡我的身體裡,一半流著泰國一半流著台灣原住民的血液。我叫浪達。我有兩個好媽媽。我們過得很幸福喔!豬媽常說,雖然沒有血緣關係,但因為「愛」,所以我們成為一家人,這才是最重要的!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抵岸
族群(多元文化) 生命教育

為了生活來到新世界,在困境摸索的過程中,主角接受了別人的幫助,也看到了這些人自身隱藏在後的移民故事,而與這些人的生命產生連結。他理解到,在最壞的年代,人依然可以付出愛與關懷,也因為如此,才能在惡劣的情況仍舊懷抱希望,走出一條生路!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山豬飛鼠撒可努3外公的海
族群(多元文化) 勇氣, 親情, 生態保育, 人與自然

我永遠沒有辦法忘記,那一夜,那一晚,在有一點點月亮的海上,第一次和飛魚的夜間相遇。飛魚與外公的竹筏平行的由海裡飛出,月亮的微光照在飛魚的身上,有如小精靈的身體,幾乎接近透明網狀的翅膀,翅膀閃閃的發光,翅膀上像黏滿鑽石般,那個景象,很吸引人,教人難忘……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由加利樹林裡:芹田騎郎台灣原住民生活記錄畫冊&小說
族群(多元文化) 傳記人物, 藝術

立石鐵臣與芹田騎郎同是具有台灣經驗的異國畫家,但有別於立石鐵臣多專注於日治下以艋舺為中心的漢民族生活圖繪,芹田騎郎則是傾心於終戰之初台灣山地原住民的生動樣貌。此外,芹田騎郎又以小說《由加利樹林裡》平淡而真實地寫下那段內山高地的公醫生涯,及台灣高砂族的生活點滴,這篇小說同時也是目前所僅見,...

幸福街左轉:客家女婿散步桃花園
族群(多元文化) 品格教育

妻子「春蘭」是人生中重要的人,有了春蘭和她的客家大家族,生活開始不同,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體驗,衝激出新的火花。你知道客家的「惜字亭」是做什麼的嗎?你知道桃園地區擁有249座土地公廟,是全台密度最高的地區?你知道桃園觀音海岸燈塔的透鏡是百年的法國古董?(引自博客來書店)

貪睡的穿山甲:犁頭店的故事
族群(多元文化) 節慶, 季節

每年春天來臨,犁頭店的居民怕我們穿山甲冬眠貪睡不醒,會影響當年的收成,大夥就會穿著木屐,來來回回的重重踏地,那巨大的劈啪聲,不被叫醒也難。喀!喀!踩了許多年,大家同意改在端午節踩街,木屐也改成了四人合穿的連環木屐,還有北管、踩高蹻、土地公陣、抬轎比賽、拔河、打陀螺、滾鐵圈、公背婆都來助陣?...

小莉的中秋節
族群(多元文化) 節慶, 食物

中秋節快要到了,住在城市裡的小莉一家人,要回到鄉下奶奶家過節。但馬路上到處都塞滿了車,一家人費了千辛萬苦終於到了奶奶家,和所有的親戚們共度一個溫馨的、獨特的傳統韓國中秋節。看到文字中沒有提到,但是卻貫穿全書的韓國中秋節民俗,包括:傳統的服飾、中秋節祭祖與掃墓的習俗、中秋節特有的食品、...

不一樣的分享日
族群(多元文化) 親情, 食物, 品格教育

國小三年級生的小蓮將舉辦親子分享會,但因爸爸外出所以由越南籍的媽媽出席,媽媽察覺到小蓮的擔憂,詢問其他同學和家長分享活動的情況,小梅和她的媽媽戴斗笠唱山歌、表演採茶謠;茉莉和媽媽用玩偶演出一段印尼的民間故事;阿端和她的爸爸穿著唐裝,拿著扇子說相聲;拉拉和媽媽說了伊斯蘭教齋月的故事...等等...

這兩個人在做什麼
族群(多元文化) 品格教育

媽媽的生日快到了,爸爸和孩子們偷偷的為媽媽籌畫一桌道地的家鄉菜,以慰勞媽媽平日的辛苦和思念家鄉之情,並舉辦驚喜派對。(參考大崁國小學生心得)

潑水過新年
族群(多元文化) 節慶

這本書介紹泰國過年時會做些什麼事。有一天,東東告訴媽媽:「等一下小鐵就要來找我去過潑水節了!」媽媽便告訴他潑水節的由來。大約在一千五百年前,泰國的王宮裡,國王和大臣們喜歡玩水和互相潑水台渡過炎熱的四月天。有一年,天氣特別熱,王宮裡的菩提樹都枯黃了,國王就給它潑水,之後菩提樹就生長得綠油油的,...

好圓好圓的月亮
族群(多元文化) 節慶

好圓好圓的月亮,台灣和越南都有中秋節,提到中秋節,除了賞月,吃月餅外,最吸引人的莫過聆聽各種神秘有趣的傳說了。月宮中的樹影和人影,究竟是嫦娥、吳剛,還是另有其他的故事呢?越南的中秋節內涵,其實是越南的兒童節、鯉魚花燈節。故事安排「阿貴」的傳說故事。越南的嫦娥奔月,提供不同文化的節慶的對照話題...

小星星
族群(多元文化) 藝術, 親情

這是一本有關印尼、越南、泰國、緬甸的傳統童謠,一閃一閃亮晶晶,滿天都是小星星,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謠,就讓每個孩子在每個慈愛的媽媽懷中,聽一聽母親國度裡的傳統童謠吧!重溫媽媽孩提時的溫暖以及享受來自媽媽祖國的溫馨。(參考大崁國小學生心得)